| ||||||||||||
2019年度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民主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公示 | ||||||||||||
发布日期:2020-09-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金融办) | ||||||||||||
根据《关于反馈2019年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民主评议意见建议的函》(浙直委函〔2020〕3号),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迅即部署落实,认真对照检查,抓好整改落实。现将整改落实情况公示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不法网贷及地下钱庄等打击力度,在维护百姓钱袋子安全上再加一把火”的问题。 (一)开展专项排查,及时化解风险。“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系统和网格员机制及风险专项排查,各地对风险线索进行摸排和处置。 (二)强化排查整治,严防黑恶行为。通过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加强对“套路贷”“现金贷”等行为的预警识别。加强线索移送和处置,2019年金融办系统向当地扫黑办报送相关线索452条。 (三)加大案件打击,提高法治震慑力。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年均新立非法集资案件数百起。P2P网贷整治工作以来,全省共立P2P非法集资案228起。通过立案打击,严惩犯罪分子,发挥震慑作用。 二、关于“加大监管力度,近期P2P等各种爆雷行为影响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及时提出风险,后期加大追责力度,保证人民利益”的问题。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坚持以退出为主要方向,精准施策,分类处置,争取2020年基本完成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主要目标任务,坚决彻底打赢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攻坚战。 省政府建立网络借贷风险应对机制体制,实行专班实体化运作,相关部门、属地政府切实履行责任,形成合力,有序开展分类处置,大幅压降业务规模,加快机构清退。严厉打击集资诈骗、恶意逃废债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取缔和打击了一批非法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力追赃挽损,加强失信借款人联合惩戒,最大限度保护出借人合法权益。 目前,全省网络借贷领域风险持续收敛,存量网贷机构数量、未兑付金额、出借人数大幅下降。 三、关于“加强优化金融服务,降低金融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高,一旦出事,老百姓损失大,上位法缺失,上诉无门,请尽快出台一些有效政策和措施,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 (一)强化行业管理,引导合规经营。开展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排查、融资担保机构规范检查和集中换证、典当行年审、民间融资机构风险排查等工作,引导各类地方金融组织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合规开展经营。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逐步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2019年,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以“携手筑网·同防共治”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宣传月期间,全省共组织大型集中宣传活动2630次,参与群众共计168.5万人。 (三)加强地方立法,建立长效机制。经过数年的努力,《浙江省地方金融条例》于5月15日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8月1日起实施。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加大贯彻实施力度,提升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在强化源头防控上发挥积极作用。 四、关于“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缺少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规范没有发挥作用”的问题。 (一)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取得实效。我局出台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机制等多个指导意见,聚焦融资畅通工程六个标志性指标,着力构建支持民营企业长效机制,全力破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实现信贷增量再创新高,信贷结构持续改善,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2019年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户数437万户,新增93万户,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新增4682亿元,贷款余额居全国首位。 (二)精准支持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结合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成立金融支持复工复产专项小组,会同相关部门不折不扣落实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政策举措,牵头组建“三减”联动等工作专班,聚焦共性难点问题,找准政策着力点。截至目前,我省的央行专项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使用额、发放额和进度均居全国第一;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企业,减息让利金额达62.4亿元。同时,地方财政和金融政策同向发力,有序推进“三减”联动工作,通过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平台型、业主型企业减息金融支持。 (三)补强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针对抵质押担保难问题,深化动产、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抵质押方式创新,基本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大力撬动小微和“三农”融资;针对融资链条长问题,督促信贷全流程限时办结,引导部分机构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支行、审批时限大幅缩短;针对续贷转贷烦问题,推动银行提前与企业沟通续贷事宜,推广年审制、无缝续贷、循环贷等还款方式创新,提升转贷效率。同时,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组织“滴灌作用”,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 五、关于“对推进国企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还不够深入,指导不够有力”的问题。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做好推动国有企业股改上市相关工作。 (一)加大国有企业上市培育,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予以重点支持。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原则,自下而上更新建立省市县国有重点拟上市清单,建立分层培育政策保障,开展动态分析和针对性服务。 (二)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多渠道上市。针对国有企业不同类型,推动国有企业到不同板块上市。目前已有杭州银行、财通证券、浙商证券在上交所上市,运达风电在创业板上市,浙建集团通过借壳上市。 (三)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有效结合,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目前已有国有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入主上市公司,如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入股康恩贝、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入股唐德影视。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