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
|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发布会】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潘广恩在营商环境优化媒体吹风会上答记者问 | |||||||||
| |||||||||
1月13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潘广恩出席在杭州召开的《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媒体吹风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问:融资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请问潘副局长,今年浙江省在优化金融服务、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有哪些打算? 潘副局长答:优化融资环境一直是浙江金融系统的一项工作重点。2019年以来,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瞄准融资难点堵点痛点,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和精准的服务,有效破解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取得显著成效。浙江省因金融工作真抓实干多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今年,我们将通过金融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走深走实,采取务实管用措施,确保金融供给有效匹配、合理充裕,更好支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我省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保障融资总量稳定增长。争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专项政策尽快出台实施,联合各有关金融机构落实落细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金融专项措施,引导法人金融机构充分运用央行降准资金,确保今年浙江信贷增量稳居全国各省前列,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升级版,力争新增上市公司70家,积极拓展股权、债券、保险资金等直接融资渠道,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市场主体。 二是保障重点领域资金供给合理充裕。聚焦扩大有效投资、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在金融政策、规模、利率优惠等方面给予倾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力争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各新增2000亿元左右,绿色贷款增速高于20%,实现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明显扩大,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是保障薄弱环节金融支持精准直达。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扩大首贷、信用贷和无还本续贷规模,进一步提高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推动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下沉服务重心,向山区26县、海岛县倾斜资源,力争26县涉农贷款新增1000亿元以上。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扩中提低”能力,扩大普惠型保险覆盖面,力争小微企业和“三农”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突1200亿元、担保费率不高于1%。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组织提供融资2000亿元以上,助力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生力军。 四是综合施策加大中小微市场主体帮扶纾困力度。抓好国家直达实体经济金融政策工具的落地实施。完善我省金融顾问服务、联合会商帮扶、风险协同处置等帮扶纾困机制,推行常态化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助力贷机制,力争“双保”融资余额突破750亿元,提高金融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继续做好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控,营造优质金融生态环境。 (信息来源:政策研究处)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