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金融办)
索 引 号: 72892774-9/2020-00390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金融办) 公开日期: 2020-09-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省金融办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1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2020-09-0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金融办)

浙金融办建〔201816

徐旭东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闭1号《关于推进民营企业上市和提升企业上市后发展空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可以说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半壁江山。浙江民营企业上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07家,其中境内415家,数量居全国第二,总市值8.5万亿元,累计资本市场募资超过1.2万亿元。同时,浙江资本市场的多个第一,都由民营企业创造,如天通股份是国内第一家自然人控股的上市公司,传化股份是全国第一家完成股改的中小板上市公司,银江股份、华星创业和华谊兄弟等三家公司跻身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行列,可以说,浙江民营企业上市走在全国前列。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发布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去年10月,省政府出台“凤凰行动”计划,把我省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全省各级政府、部门迅速行动,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市场各中介、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主动服务,形成了政府和市场共同推进“凤凰行动”良好氛围,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全省新增9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其中境内A股87家,占全国新增总数的20%,创历史新高,成为历年之最;新增募集资金1527亿元。新增的上市公司群体中民营占比90%以上,已成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二)加大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凤凰行动”激发了民营企业股改上市热情。在已有省市县三级重点拟上市清单基础上,按照“股改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上市后备资源,形成省级层面1000家左右分类别、分梯队的优质上市后备资源队伍,强化针对性培育力度。省金融办牵头组成由省级16个职能部门参与的省级协调机制,开辟服务“绿色通道”。组织由浙江股交中心、财通证券、浙商证券、天册律所、天健会所、工行省分行和省并购联合会等7家机构组成的专班小组,深入30个重点联系县(市、区)开展系统性、专业性、精准性服务。目前我省在证监局辅导及报会待审企业238家,已过会待发行企业3家,后备上市资源中民营企业占比90%以上。

(三)推动民营上市公司开展海外并购。2017年,全省189家上市公司实施了337次并购,交易金额113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132起;以获取技术、品牌和渠道为主要目的占70%以上;涉及重大资产重组24起,居全国第三。并购重组成为我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跨境并购成为民营龙头上市公司的首选。去年至今,民营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发生57起,295亿元金额。吉利集团90亿美元价格收购戴姆德9.69%股份,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德的最大股东;巨星科技12亿元人民币收购瑞士ListaHoldingAG 100%股权,形成“欧洲+北美”的海外制造基地布局,全面提升全球竞争力,都是海外并购的典型案例。

(四)积极拓展民营企业上市新渠道。今年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国内IPO审核趋严,标准提高,我省企业上市被否和撤会率较高,企业上市进度有所减慢,同时,资本市场改革创新也为我省创新型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渠道和机会。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我省及时梳理出创新型等“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188家,调研摸排“独角兽”企业,力争更多企业参与首批上市试点。同时,今年4月,港交所推出上市新政,支持同股不同权、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我省民营企业率先行动,恩牛网络、歌礼生物、嘉楠耘智已正式向港交所递表进入审核程序。

(五)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和精准度。省金融办根据“凤凰行动”总目标和任务,制定《2018年“凤凰行动”计划实施工作要点》提出10项工作任务并进行分工实施。同时,强化省级部门联动,深入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如省国地税联合推出对纳入辅导的重点企业予以税务稽查延缓检查措施,减少企业税收处罚风险;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国资委、浙江证监局分别提出行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绝大多数市县政府出台落实举措,因地制宜提出针对性的引导激励政策。杭州市对上市挂牌再融资最高补贴由原先50万元上升到1000万元,方式也从单一的资金补助延伸到税收优惠、省级重点项目申报、政府招标采购等全方位的支持。

二、下一步打算

(一)持续推动民营企业上市。民营企业上市已成为我省资本市场发展独特优势,我们将以推动“凤凰行动”为契机,继续加大力度推动民营企业上市力度。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民营上市后备资源,形成分类别、分梯队的优质后备资源队伍,细化研究企业改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大服务力度和政策保障力度。在全省挖掘一批基础好、有潜力、尚未进入上市程序的企业,特别是动员一批主观意愿不想上市、历史遗留问题暂时上不了市的实力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形成全省2000家左右的重点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优化并提升全省重点拟上市企业结构和整体质量。

(二)推动“独角兽”企业上市。经过前期梳理和沟通,我们初步梳理了188家全省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名单,且基本上属于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行业领域,区域分布上以杭州为主。今年我省将加大工作力度,主动对接沪深交易所,推动较大市值、具有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进入国内上市首批试点名单。同时,遴选一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对接港交所上市。

(三)发挥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引领产业升级作用。加快绍兴市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一批民营上市公司牵头的产业联盟,形成“上市公司+主导产业+大批中小微企业”的产业架构,构建上下游专业化协作的产业链。发挥省并购联合会平台优势,为民营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并购项目。

(四)营造民营上市公司规范发展氛围环境。积极引导民营上市公司诚信规范经营,重点关注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率过高、产业过度扩张、融资杠杆偏高及内幕及关联信息处理不当等问题。加大政策落地保障力度,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更具精准性和实效性的落实“凤凰行动”政策举措,营造有利于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良好环境。

    感谢您对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省金融办   

   2018年6月27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代工委,省国税局、省人力社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税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