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2020年工作思路 | ||||||||||||
发布日期:2020-09-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 ||||||||||||
2020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等各项决策部署,以深化地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持续深化融资畅通工程,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着力加强民营、小微企业和制造业金融服务,着力加快推进新兴金融中心建设,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撑。重点是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一、着力深化融资畅通工程。制订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强逆周期支持。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压实各单位责任,强化清单式管理,坚持以管用实招做到“五个确保”。确保总量稳定增长,争取信贷增量和全国占比不低于上一年水平。确保结构持续优化,制定金融支持制造业全链条专项行动方案,争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确保受惠企业扩面,科学降低信贷门槛,扩大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等业务。确保成本再降低,继续深化企业无还本续贷、循环贷等业务,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力争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确保服务更精准,鼓励银行机构充分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和智能化金融解决方案,搭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更好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着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会同省金融管理部门,牵头组建金融支持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会商、协同和日报工作机制,以专项对接企业清单、企业债发行清单、重点骨干企业清单、帮扶企业清单和风险管控企业清单等“五张清单”为抓手,联合金融机构开展线上金融服务、“金融三服务”专项行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优质服务。用足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等各项惠企政策,抓紧制订实施企业减租减息实施方案。鼓励银行机构提供专项信贷支持,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作用和各类地方金融组织的“毛细血管”作用,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服务。 三、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落实落细实施方案,高质量完成三年攻坚任务。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政策性帮扶纾困力度,有效运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纾困基金等政策工具,防范化解部分民营大企业流动性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企业“两链”风险。加强对非法网络借贷退出机构的管控,加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逃废债的力度。做好地方金融组织风险管控工作,持续做好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的重点企业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及时防范化解新出现的风险点。 四、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谋划实施“凤凰行动2.0版”,全面对接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举措;提升各级担保平台服务能力,切实为民企发债提供增信服务,全力支持企业上市和发债融资。打造覆盖全省的区域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加快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发展,引导头部科技企业与金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做优做强人才银行和国际人才板。 五、持续推进各类金融改革。一是深化宁波普惠金融改革、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丽水农村金融改革、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等试点,大力推广小微金融“台州模式”等经验,做好丽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和嘉兴科技金融改革试点的申报对接工作。二是争取和做好农信联社国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试点工作。 六、加快推进新兴金融中心建设。研究制定“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移动支付之省和国家级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建设,实施一批数字金融重大项目,深化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应用,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加快推动中小法人银行高质量发展,稳步发展和提升典当、小贷、担保等地方金融组织。 七、抓好“7+4”类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和自身建设。继续推动《浙江省地方金融条例》立法工作,制定“7+4”类地方金融组织分类准入办法、重要凭证管理、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相关地方金融组织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制度,逐步形成地方金融监管制度体系。研究实施纵横双向的内部管理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上下联动、规范有序、全面覆盖的工作体系。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