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2019年工作总结 | ||||||||||||
发布日期:2020-09-07 访问次数:262 信息来源: | ||||||||||||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的中心工作,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全力打好金融风险攻坚战,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新兴金融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力保障我省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浙江实际,深刻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规律,进一步明确方向和实践路径。将开展“三服务”活动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切实帮助企业、群众、基层解决困难问题。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以案为鉴,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以“五星级支部”创建为抓手,着力提高党支部规范化水平。 二、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成效。一是制定政策抓疏导。细化制定融资畅通工程实施性政策措施,针对融资渠道、服务、纾困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解决办法。大多数地市及金融机构相继跟进出台了政策,打通民企融资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二是紧盯六个标志性指标抓落实。动态管理三张名单,建立定期分析通报机制,每月抓进度、每季抓督导。三是聚焦反映最为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抓攻坚。会同银保监部门着力扩大小微企业年审制贷款、无缝续贷、循环贷等产品覆盖面,破解“续贷转贷难”。 三、打好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关键性进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六稳”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五张清单、九项措施、五个一机制”的稳防工作体系,制定了“1+5+X” 攻坚战行动方案,建立了省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及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一是着力防控部分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会同人行持续推进民企债券融资支持计划。全年落地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项目52个,发债金额和凭证成交金额均列全国第一;其中,全国首批中长期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杭州。二是着力防控部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制定上市公司纾困工作指引,推动建立纾困基金。全年纾解清单内企业家数、全省控股股东质押比例80%以上的上市公司家数均呈下降态势。三是着力防控企业“两链”风险,加大化旧控新、化圈解链力度,加快不良贷款处置。2019年末,全省不良率下降到0.91%。四是持续坚定推进网络借贷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逃废债,加大追赃挽损力度。五是持续深化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企业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各项工作。 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取得显著成果。聚焦省委、省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部署和浙江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和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利用债市和股市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一是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深入实施 “凤凰行动”计划,组建“凤凰行动”投资基金、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基金,以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主动做好科创板上市对接辅导。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7家,其中:境内新增26家,居全国第四;科创板8家,数量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形成数量充裕、梯队管理、动态递进的上市后备资源。二是推动企业发债融资。动态跟踪管理发债需求清单,引导金融机构对接企业发债需求;会同人行、财政部门出台我省促进企业融资奖励办法,支持民企发债“能发多发”,全年我省民企发债达762.3亿元。三是持续推动并购重组。引导上市公司围绕主业开展并购重组,成功举办第三届全球并购高峰论坛和并购项目对接会。全年我省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208次、金额971亿元,走在全国前列。四是大力培育早期投资力量。深化推进金融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引导创投、风投等社会资本助力科创型企业,推动建立全国首家人才小贷公司。 五、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一是积极争取新的改革试点。宁波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温州市、台州市和宁海县获批成为全国首批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温州金融改革服务民营经济实施方案印发实施,丽水积极申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积极争取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试点。二是深入推进关键重点改革。湖州、衢州绿色金改在绿色信贷标准、“绿贷通”平台、绿色保险创新等方面创出经验;宁波保险创新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保险工具和政保合作机制;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改革在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三是复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小微金融“台州模式”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梳理编印我省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经验汇编,推介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六、推进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着力打造浙江金融“一中心三高地”。一是加快建设新兴金融中心。制定出台浙江省新兴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成立新兴金融中心专项小组,梳理年度重点项目清单,明确任务、紧抓进度。成功举办钱塘江论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活动,在钱塘江金融港湾落地了世界银行全球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支持并推进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连通公司的筹建工作。二是加快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会同发改、人行等部门制定实施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规划和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方案。三是加快打造金融要素集聚高地。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签署共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争取上海期货交易所战略入股国际油气交易中心。2019年,全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004亿元,增速(10.2%)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 七、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督管理取得实效。小贷、典当、担保等“7+4”类地方金融组织得到进一步规范发展,充分发挥了地方金融“毛细血管”功能。一是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加快制定我省地方金融条例,完善交易场所、融资担保等机构监管细则,出台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场准入内部程序规范,形成全省统一的金融办审批审核事项操作规程。二是加强风险监测。通过摸底调查、专项审计、风险排查、监管评级等手段,摸清行业底数,针对违规行为做好督促整改提升。引导经营不善、长期停业的地方金融组织有序退出。完善省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加快数据接入和风险监测模型开发。 八、推动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坚持群众路线,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落细落实,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提振精气神。一是积极整合“一行两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力量,开展“百名行长走百企”“企业金融顾问下基层”“金融特色小镇浙江行”等活动,主动把金融服务送上门。二是“最多跑一次”牵引“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向纵深推进。对省市县三级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目前,我省地方金融权力事项在总数、网办率、跑零次率等方面领跑全国。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主办单位:中共浙江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省府路8号省行政中心5号楼 邮政编码:310025 电话:0571-81050529 浙ICP备19031369号-1 网站标识码:3300000137 ![]() |